科技日报记者王春通讯员陆丽媛10月25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以“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约150名科学家,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图灵奖获得者以及16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已成为亚洲水平最高、顶尖科学家人数最多的国际科学会议之一。在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中,四位顶尖科学家分别围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学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演讲,从极其微观的DNA结构到宏大的百亿亿次高性能计算技术,这些硬核探索的背后,是科学大师们面对人类共同挑战探索出的解决方案和路径。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通过审视高性能计算的发展,2021年图灵奖获得者杰克·坦加拉展现了科学家打破物理极限、持续创造新的科学革命的责任感。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超越互联网。尽管硬件创新变得困难,但随着算法和软件创新,超级计算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将继续作为人类在理论和实验之外认识世界的“第三范式”。
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致力于为世界寻找解决“现存危险”的方案。他认为,随着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快速迭代,有必要建立树立“全面系统安全观”,用科技化解风险。 “如果建成量子计算机,就可以破解常见的密码,特别是广泛使用的RSA密码系统。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后量子密码学,包括抗量子密码、基于量子通信的量子分布、量子位置验证等技术方法。”姚启智说道。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erge Arroche表示,科学正在从基础智能转向实际应用,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彻底改变计算、通信和安全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突破。两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巴里·夏普莱斯表示,“点击化学”思维方式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合作,将彻底改变新药研发的传统路径。发展。 “传统的药物研发就像在废铁山里寻找完美的钥匙。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找到一些钥匙,与‘点击化学’结合,将改变医学的未来。” Barry Sharpless 表示,“我们想要的世界是一个人人都能获得医疗保健的世界。世界科学家协会年度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康奈尔大学的 Scott Emerl 和犹他大学的 Wes Sundquist,以表彰他们在揭示膜蛋白循环和降解的基本细胞机制方面的突破性发现。Lenakapavir 基于这一突破, 成为艾滋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革命性突破。作为世界上最有用的科学奖项之一,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已成功评选4届,共有12位科学家获此殊荣。本届中国奖启动发源于上海,“连接”世界,扩大影响力。斯科特·埃默尔表示:“前往上海参加顶尖科学家论坛和颁奖典礼,不仅给了我与众多中国科学家接触的宝贵机会,也为美国和中国科学界之间更多的合作机会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