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举行。当前,从竞技体育场馆突破传统界限的创新科技,到席卷城乡的全民健身热潮,再到体育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科技正在全面、深入渗透地成为驱动竞技体育取得成就和升级的主要支撑,为体育赛事注入了别样的“智慧活力”。当体育科技遇见科技,驱动竞技体育突破升级的十五运会上,在篮球、羽毛球等热门体育项目的转播中,国产直播系统“超视角”信号已正式发布。该系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作所研发并呈现。在赛事安全方面,多款专门针对赛事开发的新型智能救护车广州的重大活动都被利用了。广州市应急医疗指挥中心主任罗洪斌:对于全运会,我们根据不同的赛事、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保障团队。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视化智能调度系统可以立即发出指令,实现二级链路。为保障全运会期间交通快速分流,广州开通了多辆比赛专用“自动驾驶车辆”,投入19辆自动驾驶小巴,共开通5条公交示范线路,连接主要比赛场馆与附近地铁站等场所,为观众、游客、志愿者等提供本身的公交乘坐体验。 AI智能装备的普及正在加速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科技不仅为竞技体育的国运提供动力,也广泛应用于本土体育锻炼中。随着欧体育方面,群众体育热情不断高涨。刚进入深圳职场的梁先生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到室内智能网球场。这里成了他每周都要检查的地方。深圳市民梁女士:我通常下班后就来这里锻炼身体,因为整天坐在办公室晒太阳会很累,腰也很酸,所以就来这里锻炼身体休息。像梁女士一样,一个人可以通过智能网球机进行锻炼,这已经成为白领下班后缓解压力的新方式。通过人工智能对设备进行升级,智能网球发球机不仅可以实现基本的发球、变角度、随机发球等功能,还融入动作捕捉技术,采集触摸数据并进行后台分析。深圳市健身行业协会会长陈双梅:深圳目前AI设备采购量占比近35%,每年增长率已达到近40%。我国体育产业独树一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持续升温,创造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顶级赛事的创新技术正在助力行业升级。双力叠加,正在推动中国体育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体育器材产业已形成规模较大、结构完善的产业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体育器材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行业产值从2015年的1.12万亿元增长到1.5万亿元以上,十年增长34%。行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厂商8家。他们还培养国家级专家、运动器材领域的新“小巨人”。制造业“达人”企业146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会长程东来:关于未来,特别是我们企业走出去,我觉得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能力本身,还是技术本身,必须说走出去的体育运动企业在未来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会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