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成功信心“十五五”蓝图举世
发布时间:2025-10-24 09:21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自力更生水平显着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筑牢国家安全壁垒。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打造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会公报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众多国际媒体的关注和解读。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伯特·霍夫曼的话说,五年计划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当前世界形势混乱,各种事件频发,但中国仍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计划。”沙特电视台称“十五五”《蓝图》不仅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了规划,更重要的是,以独特的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注入了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的重要确定性。外媒指出,“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主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夯实基础、全力以赴,具有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科技自力更生水平大幅提高,新突破进一步巩固。于 t在他的基础上,我们将再努力五年。到2035年,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将大幅提升。人均GDP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美联社23日报道指出,中共中央四中全会公报称,“‘十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将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多”。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卓银表示,公报表明中国政府有信心通过国内政策工具应对外部挑战。此外,全会提出“加快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美联社援引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说,“坚持高水平科学技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会提出,“围绕扩大内需、惠民生、促消费”这一战略子,对中国经济增长十分重要。路透社等媒体注意到,全会提出,“围绕扩大内需、惠民生、促消费”战略,对中国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立足实体经济,沿着智能、绿色、融合方向,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英国《金融时报》称,全会重申“科技强军”、“加快先进作战能力建设”。 《韩国日报》称“Chicun”在台湾问题上,全会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静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公报来看,“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非常明确。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主题。与此同时,对经济、社会等各领域设定目标的要求也相当高,要求有“成绩惊人”、“有很大进步”、“有明显改善”等。梁静表示,一方面,过去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未来五年仍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水平显着提升,将为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提高生产力是促进民族复兴的最大希望。” 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在23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特别提到,相比“十四五”规划,本次全会公报中提出的(政策)重点略有调整。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和增强实体经济基础”被列为第一大扩张,其次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然后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周绍来 中国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院长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公报提出“巩固和增强实体经济基础”,还要求“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集中在实体经济上”。这表明未来发展的重点将更加“真实”。实体经济可以吸纳大量劳动人口,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此外,公报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表明现阶段保经济、稳增长仍是重中之重。全会公报中提到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引领新生产力发展”受到外媒关注。韩国《每日新闻》23日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以高科技创新和自由为核心拉动经济增长的规划。这一政策被解读为与中美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关。日本《日经亚洲》23日称,中共中央四次全会公报称,中国将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自力更生,这与今年结束的“十四五”规划的方向一致。此前计划中重点关注中国的一些行业,例如电动汽车和生物技术,提高了全球竞争力。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打造独立的半导体供应链成为中国的重要目标一个。德国《青年世界》称,人们对新的五年规划寄予厚望,该规划旨在指导中国从2026年到2030年的发展。显然,它巩固了上一个五年规划启动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长期以来与“推动高质量生产力迈上新水平”的理念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来说,增长量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发展的重点更倾向于前沿技术。亚洲协会中国分析中心中国政治研究员尼尔·托马斯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总体而言,“十五五”规划表明中国比以前更加注重安全和自力更生。托马斯在报告中表示,美国政府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中国领导人强调增加对新技术的投资,这不仅使中国具有技术优势,而且旨在提高生产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推进国家刺激计划的最大希望。 “十五五”规划将为世界稳定作出贡献。据奥地利媒体报道,维也纳大学东亚研究所汉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戈贝尔表示,“十五五”规划应该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看待。 2049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中国的目标是到2037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到2035年总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规划是实现这一现代化目标的重要规划之一,”格贝尔说。芬兰《赫尔辛基时报》称,中国的五年计划不仅仅是一个政策蓝图。它紧密结合了顶层方法地方实施和公众参与。从制度上看,中国计划机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各级治理的连续性和协同性。分析人士认为,这种一致性减少了政策波动,提高了国家的长期执行能力。该报还表示,在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是“十五五计划”作为国内发展的路线图,并作为对世界稳定的贡献。中国计划通过公平贸易、基础设施合作和气候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观察人士认为,此举是中国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保持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测性的努力的一部分。埃及著名亚洲和中国问题专家艾哈迈德·德拉比克2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将随之走向更加繁荣。中国正在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以先进技术和创新为核心的新增长模式。这种以新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其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现代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 【环球时报驻埃及、德国专题报道 黄培昭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陆泽南 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