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卓运行环球时报记者李寻典陈鑫】编者按:“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AI)野心正在重塑美国电网。”美国网站雅虎财经1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人工智能模型和依赖它们的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美国电力行业正在尽最大努力跟上人工智能发展的步伐。然而,随着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工智能竞赛,其巨大的电力需求正暴露出美国电网的恶化和滞后,推高了居民的电费并引发广泛担忧。如何在科技雄心与能源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考验。 AI 搜索消耗的能源是 Google 搜索的 10 倍。美国数据中心正在快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协同研究集团”称,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美国拥有约522个超大规模中心,约占全球总算力的55%。预计到2028年底前,美国将有约280个此类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大多数数据开发商将接入电网列为主要关注点。美国能源公司Bloom Energy的创始人斯里达尔表示,长期以来,数据中心都认为电力随时可用是理所当然的。 “构建数据中心并将其插入。”考虑到人工智能开发的巨大功耗,这已不再可能——一个数据中心的能耗相当于 1000 家沃尔玛商店的能耗,而人工智能搜索的能耗是谷歌搜索的 10 倍。 
              
            据美国能源部称,2 日前020年,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将不到美国总电力消耗的2%,但到2028年,数据电力消耗可能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12%。德勤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35年,美国人工智能数据的电力需求可能比2024年增长30倍以上。德勤2025年4月对120名美国电力公司和数据中心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电网压力是数据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就是美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愿景与电网供电能力之间的矛盾:目前,一些数据中心需要等待长达7年才能并网。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约翰逊认为,美国电力行业目前还没有能力维持这种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长林伯强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在接受环球时代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电力需求长期以来以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为主。这类需求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使得电网系统能够维持在“充足”的水平。然而,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打破这种平衡。 “人工智能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林伯强强调,美国电网本身基础薄弱,这与投资不足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美国的电网分割在分散的特点下,不同州的电网独立运行,缺乏统一协调的调度系统,这使得它们无法应对集中式、高负载的AI数据中心。高盛预测美国需要约新增发电容量50吉瓦(足以满足近400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支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业内人士预测,美国的电力短缺将持续大约三到五年。 《华尔街日报》称,建设大型发电厂或扩大电网基础设施的过程通常充满障碍,最近变得更加困难。所有类型的项目通常都会面临许多障碍,包括许可、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瓶颈以及成本上升。特朗普政府对钢铁和铝以及部分铜产品征收关税加剧了上述问题。用于截断发电厂的巨型涡轮机订单积压,交货时间长达数年。与此同时,输电设施建设也在缓慢推进。美国新增888英里高压输电线路l去年增加了 450 英里。这比 2015 年至 2019 年间平均每年增加 900 多英里有所增加。数据中心的需求给老化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公用事业公司花费数十亿美元进行升级。据《今日美国》18日报道,预计2025年至2029年电力公司将花费1.1万亿美元用于电网升级。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基础设施升级成本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沉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各大科技公司人工智能的扩张,对美国电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美国电力系统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输电网络跨州审批周期长,核电建设进展缓慢,AI数据中心扩张却很快。这种“电力建设慢于人工智能扩张”的结构结构,使得该地区电价上涨、电力短缺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德克萨斯州、佐治亚州等地的AI产业集群,存在明显的电网压力和输电风险。美国平均电价上涨13%。面对人工智能快速扩张带动的电力需求,美国公共服务机构和普通居民都感到担忧。据雅虎财经报道,如果一家公用事业公司收到为数据中心提供20亿瓦电力的请求,该公司将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设备、材料并雇用人员来实现这一请求。如果需求最终低于预期,公用事业公司将面临资产闲置且无法发电的情况收入。公用事业公司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将这笔成本转嫁给客户,或者自己承担损失。 “数据中心开发人员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速度是存在风险的。”研究机构“能源创新”生产动力模型主任皮尔庞特表示,“他们的长期商业模式是什么?真正需要多少资源?整个领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AI数据中心的长期需求前景尚不明确,但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能源负荷有所增加。这已经反映在美国人的电费账单上。今年第三季度,由于人工智能建设带来的需求增加以及能源价格上涨,平均电费和燃气费同比增长3.6%。 “我觉得电费太高了。”肯塔基州护士林赛·马丁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她7月份的电费账单达到了314美元,并且还在进一步增加8 月份涨至 372 美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道称,马丁·艾伊也不例外。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数据,住宅用电成本正在上升。自2022年以来,美国平均电价上涨了13%。相关专家表示,电费增加主要是由于更新和维护电网及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成本增加所致。斯坦福大学普雷考特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贾戈帕尔告诉CNN,过去的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不大,对消费者价格没有影响。但现在,人工智能行业的需求却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该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资源。 JD Power公用事业情报总监沃恩18日对《今日美国》表示,“这是每月电费增加的主要纽带,而且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美国银行经济学家David Tinsley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人工智能的影响可以从数据中心建设所需的输配电网络升级的支出中看出,而这些支出最终由纳税人承担。美国银行认为电价可能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化石能源能否支撑美国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开始走向自供电。”《华尔街日报》称,随着人工智能主导权的竞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自供电”已成为美国科技公司打破接入电网僵局的明智主张。林伯强表示,美国的一些科技公司 美国选择建设自己的发电厂来满足需求。 “但仅靠发电厂还远远不够。输电接入电网美国现有电力系统与人工智能发展需求存在巨大差距。沈阳表示,其他国家普遍采取“分散布局+清洁电力+高效输电”的综合战略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能源挑战。通过“东数据西计算”项目,中国在西部清洁能源丰富地区部署高能数据中心,并利用 传输能源特高压电网以支持东部的计算电力负载;欧盟依靠严格的能效标准和碳排放审核机制,推动数据中心节能和余热;新加坡因土地和电力短缺而实施“暂停审批”和配额控制策略。这些国家的主要共识是,将人工智能视为“关键负荷”,抵消爆炸性事件造成的电力影响。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跨区域调度和监管变革机制,实现算力增长。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启动了一项加速发电厂和输电线路建设的倡议,即“电力加速”项目。美国能源部已下令几家计划关闭的煤炭和天然气工厂继续运营,这是美国推动支持化石燃料的最新举措。 “电力加速”项目将帮助美国能源部确定如何使用紧急电力资金和各州扩大发电量。不过,《华尔街日报》表示,分析师预计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取消的数量将会增加,因为这些项目将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下失去关键的税收优惠。特朗普政府认为清洁能源项目无法提供所需的发电能力必须满足人工智能的需求,并表示批准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将更加困难。沉阳认为,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化石能源战略回归,放宽天然气和核项目审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电力短缺问题,但难以快速建设足够的清洁基荷电源(持续、稳定、不间断供电的发电设施)。核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电网输电改革都是中长期项目,很难支撑AI算力在两三年内呈指数级增长。如果没有配套的配送系统升级和成本分摊机制改革,美国Unidos的AI热潮可能演变成居民电价上涨和用户电价上涨之间的“能源博弈”。地区权力平等。真正可持续的道路,仍需要在化石能源利用实现“平稳转型”与推动清洁能源“结构性加速”之间找到平衡,使人工智能的增长与能源转型形成闭环。林伯强还表示,目前美国政府重点发展化石能源的政策导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期电力供应压力。但这项政策若能支撑AI产业发展,主要瓶颈在于建设速度。 “人工智能电力的需求在短时间内大幅增长,这对电源和电网的同步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林伯强表示,美国社会主要关心的是,虽然依靠化石能源扩大电力供应,但电网改造和供电的进展情况建设可能跟不上人工智能需求的增长速度。这种供需节奏的不匹配可能成为制约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