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中美双方近日就多项关税或非关税措施达成共识,并开始落实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当地时间4日,白宫连续发布两项总统行政命令,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起,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奖励关税”延长一年。 5日,中方两部门发布了相应调整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5日连续发布两个公告,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继续对美国、加拿大暂停加征24%的关税一年,维持对美国、加拿大10%的关税,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禽肉、烤肉、玉米、棉花停止加征15%的关税。美国从上述时间开始,还有对soshum、高粱、soshum、songhum、songhum、筒仓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征收10%的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公告中表示,中美双方将继续暂停实施部分双边加征关税,这有利于促进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繁荣。 5日下午,中国商务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宣布,为落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调整3月4日和4月4日拟对美国企业实施的出口管制清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霍建国 中国世界副会长ld贸易组织研究会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元首釜山会晤后,中方公布了吉隆坡经贸磋商结果共识。 “中美双方将共同调整或取消相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这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具体体现。”霍建国表示,目前双方正在落实第一方面共识,即提高美国“芬太尼关税”以及3月4日和4月4日对华加征“报复性关税”,中方已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他表示,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未来中美磋商结果的落实将涉及美国对华301调查中的“50%渗透规则”及相关贸易限制。海运、物流和造船业。它还包括双边芬太尼禁毒合作和扩大农业贸易。霍建国告诉记者,经贸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本质是互利共赢。 “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但处理经贸关系时一定要算好大账,保持冷静理性,着眼长远利益。”不少外媒关注中美关税相关调整,并报道称这是“好兆头”。据路透社5日报道,当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会晤时,太平洋两岸的投资者都松了一口气。此前有关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可能放弃谈判解决关税战的担忧也有所缓解。彭博社5日发表评论上述举措是中美之间的重要一步。这是迄今为止稳定了双方经贸关系的更广泛贸易协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