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雪”预示着丰收(文化中国行·二十四
发布时间:2025-11-11 09:14
文心唐家悦《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0日第12页)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2025年,小雪从11月22日开始。雪,常常作为冬天的代表意象,被赋予了纯洁、浪漫的内涵。 “六朵飞花”也明确叫雪花。小雪季节,气候寒冷,降水逐渐增多。这个时候,就可以期待雪的到来了。小雪时节,北风会邀请雪花一起翩翩起舞,将它们包裹成银色,让冬天“活跃”起来。雪花飘落,“雪大了,丰收了”这句话既表达了喜悦,又安慰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 “雪热闹,预示丰收”,这句人们常说的奇话,其实是一句农谚,来自于准确的概括。祖先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体现了农耕文明对天地韵律的朴素理解和尊重。以“瑞”字命名雪,寓意不满。不过,“吉祥雪”作为一个概念,有一定的季节限制和震级门槛,并不是所有的雪都适合这个称号。热闹的雪是适逢其时的雪。 “季节”,这个标准表示降雪的时间范围,即从小雪开始到立春结束。 “天地阴,热则雨,冷则雪。”小雪季节,多地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冷空气经常移动,为降雪创造了气候条件。此时北方的冬小麦和南方的部分农作物要么进入越冬期,要么处于缓慢生长期。每年的这个时候,土壤还没有完全成熟。冰冻,初雪覆盖地面,不会造成冻害,但适量的雪意味着“覆盖”和“彻底融化”。如果雪太厚,就会造成雪灾;热量和水会残留。小雪一般不会冻伤幼苗,还可以为来年的生长储存能量。 “难以置信的雪”对“丰收”的影响并不是主观假设。现代气象学和农业科学发现冬季降雪与丰收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令人难以置信的降雪可以保暖并防止结冰。柔软的冬雪就像给冬眠的麦苗盖上一层柔软的被子,阻挡冷空气,保持土壤温度,防止麦苗和其他越冬作物因低温而导致根系冻伤。瑞雪送来了滋养。在形成过程中,雪花吸收空气中的氮化合物。当雪融化时,氮化合物会渗出进入土壤并向田地添加天然肥料。瑞雪可以防虫。 “大雪杀虫,小雪防病。”雪融时气温骤降,可使土壤表面休眠的害虫卵和病原孢子冻结,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新雪还可以增加水分储存,缓解春季干旱。当春天变暖时,积雪融化,为绿色作物提供第一波水。而且雪水的渗透速度比雨水慢,水分流失较少,保持水分的时间较长。另外,小雪节气前后都有降雪,对应了天气冷热、季节更替的自然节律。如果雪量合适,往往预示着冬季气候稳定,甚至降雨,对应来年春耕播种。 “瑞雪吉祥,五谷丰登”从冬雪的属性中可以看出,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它是大自然的恩赐,是生态平衡的理想状态,是古人顺应时代的智慧。当又一个小雪季节到来时,如果你能遇到一场不可思议的雪,你也可以静静地站在雪地里,看着轻盈的雪花覆盖田野,守护着丰收的希望,履行着与土地的远古契约。在这一刻,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期待的收获,并不是期待的收获。人与自然在不断变化的太阳法则中和谐相处所达成的长期默契。